「苦尽柑来遇见你」与生生不息的海女精神

21k words
1
This review may contain spoilers

目录

Jn56bay0cofv1CxKa5CcpwnAnZc


引言

如果说近年来有什么现象级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一定位列其中。

国内,《苦尽柑来遇见你》以豆瓣9.6分的成绩正式跻身“韩剧历史前三”,仅次于《请回答1988》(9.7分),成为近十年评分最高的韩剧。

PDPHb9qkPoHLauxF4kxcAQz2nng

国外,IMDb评分高达9.4的高分,MyDramaList上评价一路走高。

image-20250405233817763

《苦尽柑来遇见你》的魔法在于它的平凡——没有强行的煽情,童话不会成真,首尔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照样失业,最想守护的人的离开猝不及防。我们习惯了在虚拟世界中“无所不能”,挥挥手就走上人生巅峰,眨眼之间爱恨都放下,潇洒来去金银任取……麻痹自己足够久,面前出现一部讲述生活本真的作品时,便容易泪腺溃败。《苦尽柑来遇见你》一步步带领着观众走过生活的起落,体会混乱的情感、深切的悔恨,以及那份层次丰富却真实存在的爱。

《苦尽柑来遇见你》的原标题”폭싹 속았수다”是济州方言,直译为”辛苦你了”。由于中文翻译的谐音的缘故,人们怀着等待“甘来”的心情一路看到第16集,等来的却是宽植的离开。其实,此处的“柑”指代的是济州岛的重要象征物——柑橘。

因气候条件的制约,济州岛是韩国唯一能种植柑橘的区域。当地居民变着法地吃柑橘——柑橘冰淇淋、柑橘巧克力、柑橘饼干、柑橘米酒、柑橘紫菜包饭……甚至,在新孝洞(신효동)还有一座专门的柑橘博物馆(감귤박물관),兢兢业业地记录济州柑橘上千年的历史。

image-20250405234419311

柑橘并不是济州岛唯一的象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网站上这样说:

济州岛上活着的传奇……这些图片展现了这些女性艰难的生活条件,而她们一直被看作是济州岛的象征。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儒家社会,海女是相当奇特的现象,2016年济州岛海女文化被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提升了这些女性在当地社区中的地位,也肯定了她们环保的捕捞海产方式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的贡献。

《苦尽柑来遇见你》的镜头不会跟随海女一并下潜,而是缓缓掠过波光粼粼的大海,记录她们冲破水面的那一瞬间。在喷涌而出的粗重呼吸声映衬之下,大海反而显得深沉而安静。更多的时候,海女们坐在礁岩上休息,笑容灿烂,动作慢而稳地整理收获。

image-20250405234454846

浩瀚的大海承载着海女的传奇,她们的坚韧、勇敢、善良,让济州岛的画卷更加鲜活。

一、“坚韧的济州岛女性(강인한 제주 여성)”

作为一座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岛屿,济州独特的地理隔离性孕育了特有的文化生态。

在民间信仰体系中,”雪门台婆婆”(설문대할망,Seolmundae Halmang)、”自请妃”(자청비,Jacheongbi)、”家门长女”(가문장아기)等女神神话传说代代流传,通过民间巫俗仪式”굿”得以延续。

image-20250405234545661

与此同时,这里还真实存在着被称为“济州(古称‘탐라’)的劳动女神(탐라제주의 근로여신)”。她们被口口相传地形容为”将生命投入所从事工作的女子(자기가하는일에생명을걸고사는여인들)”,拥有闻名全国的”潜水者那含泪的勤劳精神(잠수들의눈물겨운근로정신)”。

她们是济州岛女人,济州岛上的女儿、母亲、祖母、外祖母。她们中的不少人还是“海女”,不携带氧气供应设备,仅凭耙子、锄头等工具潜入海中采集海藻、贝类等海产品。

二、女性承担了生产的重担

(一)妇女顶住济州岛劳作任务的半边天

女性承担着生产的重担,不是从海女时代开始,而是一直如此。

1
注:济州海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很久以前,但她们的劳动价值在社会和经济上没有被认可,还因身份和社会地位被轻视。此处的“海女时代”指的是海女成为牵引济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后。

截至1938年,济州岛约89.7%的家庭从事农业,农户人口占比87.0%。由于工业、制造业发展不足,农业和渔业成为主要产业,且多数农户采取半农半渔、半农半林半畜的复合经营模式。

Eu0dbEHqMoLsOLx3AJYcXBbRnfg

“牛在干活(소가치 일한다)”是韩国常用于形容辛勤劳动的形容词。然而,在济州,放牧的牛马反而显得很悠闲。原因是济州土地贫瘠,肥料(尤其是金肥)稀缺,劳动力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

相对于水田里的农作物种植过程,旱作农业的很多环节劳动强度明显更大。

表2-1 旱作农业工序高强度原因分析

工序

更辛苦的原因

除草

水田作物由于有水分充及相对固定的耕作环境,管理上有所减轻,而旱作作物由于没有分调控,杂草较多,因此除草工作也随之增多。在作物生长的盛夏季节,气候炎热、作物生长旺盛,杂草也长得更快更密集。这时不仅需要更多的人力进行人工除草、收割和其他作业,而且高温下的劳动更加考体力和耐力。

施肥

济州地区土质相对贫瘠、肥料资源乏,每一份肥料都极为宝。所以,无论是将料从堆放处搬到田间,还是将肥料均匀布在田地上,都需要耗费大量体力。

收割、脱粒

收割是将成熟的作物从田地中剪割或拔起,而脱粒则是将麦粒等分离出来,以便于进一步加工和储存。这两道工序在整个农业生产平季中至关重要,因为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质量。由于济州大多数农作物都是旱作作物,需要在没有水田那样较为集中管理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因此往往分散、面积广,工作量也就更大。女性在这其中不仅需要长时间在阳光下工作,还要不断弯腰、搬运收割下来的作物,体力消耗极大。

迎风作业

迎风帮助作物干燥、防止霉变、或者把杂质吹走,从而保证作物的品质。这种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进行重复的动作。

![image-20250405234700009](../images/海女/DMJMb2FeBoFLUXxdc6ecbH8Sn7Y.png)

济州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特性及旱作模式,使得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劳动力。妇女的劳动不仅限于家庭内部,也不是辅助性的从属劳动,她们穿着劳动服承担大量体力劳动,带着箩筐赶往市场。兼顾家庭与社会职能,形成了以女性为核心的农业劳动体系。

在山村地区,女性不仅负责耕作后打碎土块、播种、踩土、除草、脱粒、迎风作业、使用磨盘、臼钵,以及养猪、养鸡、挑水、做饭、担任各种杂役等体力劳动,还往往兼顾育儿、互助、亲族联谊、金钱管理和举行祖祭等家务劳动。——진관훈

当然,女性大量参与劳动不意味着济州的男性游手好闲。此时,双方的劳动分工十分明确,在火田垦耕、翻土、镇压以及搬运农具和农作物等方面,男性劳动却是不可或缺的。另外,在采集可用作肥料的“篓木”、或采摘海带等海藻的作业中,男女之间常常是协作进行的。

无论男女老少,在济州岛的烈日曝晒下与艰险贫薄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如果不进行繁重的劳动,便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这种情况下,海女职业的推广以及日本劳动市场的开放,对于济州人而言,是重要的机遇。

(二)女性在耕种过程中的劳动比率不断提高

1930年代中期,济州岛赴日务工人数不断增加,男性劳动力流失严重,原本的“自给自足”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

济州农村平均每户4,200坪的农地需要1.5~2人来生产,只能由女性和老年人来负责。同时,随着休耕制度的逐渐缩减,每户的耕地面积增加到了8,400坪。为了应对人手不足的情况,粟的种植显著增加——夏季的粟耕劳动比率为男性20%、女性80%。

表2-2 大麦与粟种植劳动投入(1938年)

工作内容

大麦(450坪)

粟(2斗落)

耕作(2次)

丈夫1人、牲畜1头

男(户主)1人,牲畜1头,各1天共2天

镇压

男(户主)1人,牛2头(主人所有1头,长子所有1头)

第一次除草

妇女、媳妇、长子媳、次女(共6小时)

男1人,女主人1人,共2天

追肥

媳妇、长子媳每月2天,每次上午1小时

第二次除草

每人每天2小时单位

男1人,女主人1人,共2天

3次以上的除草

女主人每天2小时

收获

主人、媳妇、丈夫、长子媳、长男妻子、次女

搬运

主人、丈夫、牲畜

男1人,女3人(媳妇、次女、长子媳),共1天

脱粒

主人、丈夫、媳妇、长子媳、次女

男1人,女2人,共1天

风选/精稗(杂草筛选)

2人1组

男1人,女1人,马1头

`表格来源:타카하시 노보루(1998:239~242)`

类似地,济州岛人民开始大量种植杀虫菊、薄荷、红薯、棉花等,这些作物能在市场上更容易地换成现金,再从市场上购买粮食。更重要的是,它们所需的女性劳动占比明显更高。

棉花种植工作中,90%的劳动由女性完成。而红薯种植的女性劳动比例约为60%~70%,这一比例比其他地区或作物更高。——《为构建近现代济州女性劳动史的基础研究(근현대제주여성노동사정립을위한기초연구)》

三、了不起的济州海女

(一)“海女经济”逐渐形成

朝鲜王朝时期,海女采集活动具有明显的徭役性质,主要服务于贡品体系。

海产有生鲍、鱿鱼、海带和鲷鱼等,还有各种无名鱼,除此之外别无它物。其中比较罕见的是潜水挖海带的潜女。她们从二月开始到五月下海挖海带。挖海带时,所谓的潜女人数众多并赤身裸体地出现在海边,拿着镰刀漂浮在海里,或潜入海底挖海带出来。男女混在一起,也不觉得羞愧,令人惊奇。她们挖鲍鱼也是如此。采完后,按照应该上缴的役献给官家,剩下的卖掉维持生计。其生活之窘迫,不言而喻。若有不廉之官,生贪欲之心,巧立名目收之,则无限也,工作一年也交不起役。劳役之苦,吏之弊无边,又何求生计之补。正因如此,遇到贪得无厌的官吏,所谓的潜女们不得不当乞丐去讨饭。——《济州风土记(제주풍토기)》

采摘海带的潜女多达800人,她们游潜入深海采集海带的方法与采鲍鱼的女性一样。她们在危险中作业,以非熟悉为由避免工作。作为徭役,海女被鼓励学习鲍鱼的采集技巧,并按照分配的采集鲍鱼配额完成工作。(採藿潛女多至八百游潛水中深入採藿無異採鰒女而稱以不習抵死謀避均是潛女若歇懸殊爲慮將未採鰒無人且欲均役而勸習採鰒分定搥引鰒)——《济瀛录》李益泰

1900年前后日本商人的涌入彻底改变了这一情况——海藻贝类需求激增,海产品从贡品变成了商品。其中,鲍鱼、海带等高价值产品不仅是重要贸易商品,还被开发为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实现了产业链延伸。

由此,默默无闻的海女群体站上了经济舞台的中心。

渔业普遍被认为是低贱的行业,因此良村的男性不愿接受海村女子为妻,原因是女子裸体下海从事劳动。然而,自1910年以来,渔业逐渐成为经济的核心后,良村的人们开始改变之前的观念,不再拒绝接纳海村女子为妻,反而思考“迎娶山村女子怎么办,她们连海里都不敢下。”——泉清一(1937年)

日据时期,由于殖民地经济环境下其他现金收入渠道的匮乏,海女生产活动成为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产业,实际充当了岛内唯一的现金收入支柱。

表 3-1 济州岛农业收入状况(1926年)

区域

农作主收入

副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

销售、租赁收入(占副业总收入比例) ****

副业项目

佃农收入

总收入

<正义面温平里>

自耕农 中农

303

220 (42.1%)

220 (100.0%)

海女作业

523

小农

93

80 (42.6%)

80 (100.0%)

海女作业

15

188

自耕兼作农 中农

150

160 (47.1%)

160 (100.0%)

海女作业

30

340

小农

67

80 (47.9%)

80 (100.0%)

海女作业

20

167

<济州面日头里>

自耕农 中农

333

290 (46.5%)

260 (89.7%)

韩药、朝鲜芋、红薯

623

小农

184

78 (19.8%)

55 (70.5%)

朝鲜芋、棉花、红薯

150

412

自耕兼作农 中农

159

30 (15.1%)

17 (56.7%)

棉花、棉帛

10

199

小农

70

30 (46.2%)

64 (82.1%)

棉花、红薯、朝鲜芋

21

169

自耕农 中农

151

44 (22.6%)

41 (93.2%)

朝鲜芋、棉花

195

小农

80

29 (20.9%)

29 (100.0%)

朝鲜芋、棉花

30

139

世农

74

30 (20.8%)

30 (100.0%)

朝鲜芋

40

144

<大奖面上莫里>

自耕农 中农

405

98 (19.5%)

25.1 (25.6%)

海藻、海带、羊等养殖作业

503

小农

189

70 (27.0%)

8.2 (11.7%)

海藻、海带、羊等养殖作业

259

自耕兼作农 中农

126

53.8 (29.9%)

0 (0.0%)

海藻、羊等养殖作业

179.8

小农

54.5

30 (35.5%)

红薯

84.5

`资料来源:후지나가다케시(1997:90)`

1930年代,济州海女的平均收入约为300韩元,当时的小学教师月薪也不过是40韩元。可以说,济州岛在殖民时期的经济增长是由海女劳动及其收入所支撑的——海女挖掘的海产品价值持续攀升,带动沿海村落财富积累,再通过购买粮食促进山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全岛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

可观的收入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夏季是粟耕农忙季,海女们完成农田中的劳作,还需要下水捕捞。寒冷的冬季,济州海女们持续作业15至20天,甚至在怀孕或月经期间也不受影响。隔海相望的日本,海女冬季作业时间为7天左右。济州岛海女们的坚韧与贫穷,给她们带来的是无尽的劳作。

海女们的训练要“从小抓起”,女孩们八岁便开始练习进入海水,十岁时母亲会给她们配备“漂浮篮(テ왁)”,再长大一些便能获得捕捞工具,开始正式作业。加入海女联合会成为正式会员的年龄限制是十六岁,可以想见海女的少女时代是何等艰辛。

然而,这种艰辛只是一个开始——许多海女在七八十岁的时候,仍会坚持工作。

image-20250405234807889

济州海女单次潜水通常持续1-2分钟,最高可达3分钟,作业深度最深的可以到20米,但一般在5.5米处工作。

image-20250405234831237

她们一次作业通常反复潜水30至70次,完成后,回到岸边的“불턱(暖炉席)”取暖,然后再次下海。最勤劳的海女每天会重复这一循环3-4次。

I5d9bC95UoIGf2xrvmYcdyf6nud

(二)海女们的“装备”

今天全副武装的潜水员,下潜深度一般也不会达到20米。对于人类而言,大海不是予取予求的温柔乡,而是诡谲莫测的、“吓死人的”。

更何况,海女们的装备简陋得超乎想象。

TKdrb9zproQJOmx3nhacKwq4nib

1. 潜水服

在橡胶潜水服引入之前,济州海女穿着由棉布制成的简易潜水服”물옷,Mulot”。传统물옷为三件式设计,包括短裤”물소중이,Mulsojungyi”、上衣”물적삼,Muljeoksam”和头巾”물수건,Mulsugeon”。

1970年代之前,海女们收集家中的碎布条,制作成一种名为“물소중이”的短裤。它的名称源自济州方言”소중(女性内裤)”与”(水)물”的组合,形似单肩带连体泳衣。短裤右侧开衩并配有可调节的系带,方便脱下,且可以调节衣身。最开始的时候,물소중이是白色的,但考虑到下海后会被染色,黑色逐渐地变得更多见。

THueb6JlvolcspxWFfxcqusKnjh

长期暴露于海水中的棉质短裤极易磨损,但若是换成合成纤维,会在潜水过程中产生气泡,影响下潜。

“물적삼”是套在短裤外的外套式上衣,深秋至春季穿戴,能有效防止水母蜇伤。其设计类似传统韩服夏季衬衣,推测于20世纪30年代日据时期引入,60年代普及。年轻海女偏爱此服装,年长者因行动不便较少使用。

B44zbdfmko0lRZxlHiRcPewon2g

“물수건”是棉布头巾,用于束发和防护。济州海女约在1910年代开始使用此头巾,比日本志摩半岛女性潜水员的早了70年。这种头巾都是白色的,因为海女们相信白色能驱赶鲨鱼等危险生物。

20世纪70年代中期,济州海女开始穿戴”고무옷(橡胶潜水服)”。这种潜水服是从日本引入的,它使海女们可以在更远、更深的区域进行作业。穿着橡胶潜水服后,她们可以不休息地连续工作4至6小时。

穿上它后,身体会浮在水面上,无法下沉,所以必须戴上被称为“连铁”的铅块才能潜水。

NSA4b1yTWoBWvdxhoTScqJ6Cn7f

2. 潜水工具

下海的时候,海女们没有浮力控制装置,所以会用一种名为“태왁,Tewak”的工具来辅助移动。Tewak与海女密不可分,常被称为她们的“伙伴”。

海女下海时把浮标置于胸前,将捕获的海产品放在名为“망시리,Mangsiri”的渔网中,这一渔网悬挂在浮标上。

浮在水面上的浮标标记了海女潜水的大概位置。每次浮出水面时,海女会通过抓住浮标稍事休息。浮出水面的一瞬间,她们会极度强力地深呼吸,以至于发出一种独特的呼哨声。这种呼气声被称为“숨비소리,Sumbisori”。

最初Tewak是由葫芦、贝壳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在济州方言中也被称为“Koktewak”。1965年左右,海女们才开始使用泡沫聚苯乙烯制作的Tewak。

image-20250405235017769

事实上,Tewak是济州海女们在竞争中“击败”日本海女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伊势海女乘船外出作业时,为了快速潜水,会使用挂有约13公斤金属锤(分銅)的一根绳子,下潜时用这根绳子带动,浮出水面时船上的船夫(通常是丈夫)会拉绳子帮助她们。这根绳子在日语中被称为 “命綱”(いのちづな),意为“生命绳”。然而,济州海女可以借助从Tewak的浮力,从海岸游到远海,仅凭自己的努力潜水。因此,济州海女不需要拉绳子的船夫,劳动生产率较日本海女更高。

济州的海女就是这样一点点将身体与工具的效能压榨到近乎残酷的程度,以血肉之躯对抗自然之险。

早期的海女下海时对眼睛没有任何保护,裸眼潜水。

2004年一名高龄海女说:“我小时候从未使用‘眼’进行采集作业。”——《通过口述了解济州女性的生活与历史(述로만나는제주여성의삶그리고역사)》

所谓的“眼”,是济州海女对潜水眼镜的统称,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조근눈(Jogeunnun,小眼镜):由两个小型镜片组成;

2)큰눈(Keunnun,大眼罩):圆形潜水面罩。

image-20250405235046596

20世纪初,”조근눈”才开始在济州海女中普及,现代潜水面罩于1960年代引入。

四、海女们天然形成的互助社会

(一)天然的共同体

海女们是天然的共同体,因为她们所开展的工作是“从阴间到阳间(저승에서 이승으로)”程度的危险。

一方面,她们必须集体行动。任何海女都不能毫无计划地跳入海中独自捕捞。如果一名海女遇到了危险,其他海女都要前去搜救。不顾危险、不讲规矩的海女,会被海女们集体排斥。

另一方面,海女的潜水技巧“물질(Muljil)”非一朝一夕能够掌握,而是一种随着经验积累而不断发展的技能。因此,海女之间有明确的分级——“상군(sanggun)”“중군(junggun)”“하군(hagun)”,分别对应高级、中级和低级海女。

高级海女在经年累月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海底地形、海洋生物有着深刻的了解。因此,其他人在决定是否出海时,会参考高级海女们的经验,听从她们的教导。要成为高级海女,不仅要技术娴熟,还要关心、领导所有海女,统筹团队协作并处理事故。但是,高级海女由于年岁增长或体能下降等原因无法胜任时,会回到普通海女的位置上,服从安排。

初级海女由于尚未完全掌握潮流、天气以及海底地形的技巧,加之无法进行合理的体力分配,因此不得不依靠高级海女的帮助。——전소영씨

沿海村庄的少女会在家中女性长辈的指导下,去附近的浅海学习游泳和潜水。这片浅海因此被称为“애기바당,aegi-badang”,字面意思就是“孩子的海”。通常来说,当她们在“불턱(暖炉席)”旁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席位时,便被正式认可为海女的一员了。

现在,“상군”“중군”“하군”已经不再使用,出现了专门的海女学校。上世纪80年代出现更衣室后,暖炉席也逐渐消失了。但是,海女的共同体精神并没有消退。海女们必须加入渔村的渔业合作社,与其他海女共同决定在哪一天进哪个渔场作业。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她们注重规则和纪律,彼此守望相助。

image-20250405235120974

(二)散落在海面上的《海女之歌》

海女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会转移到其他地方捕捞海鲜,谋求经济收入。这被称为“出稼捕捞”,此处的“出稼”源于日语“でかせぎ”一词——日本是济州海女们的重要目的地。

自19世纪下半叶起,济州海女开启了高频的跨地域作业。朝鲜半岛东南沿海地区被公认为其首个外迁目的地,随着时间推移,这支特殊的女性劳动群体逐渐将作业范围扩展至朝鲜半岛全域,并跨海远赴日本列岛、中国的大连与青岛,乃至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东北亚沿海地域,形成了一张跨越国界的海洋作业网络。

Jge8b3lDVoUnppxhT61cffIMnPf

海女的共同体文化因出稼捕捞进一步增强,她们不以家庭为单位出海,而是叫上村庄里甚至十里八乡所有可以潜水捕捞的女性一起行动。

《海女之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些歌谣由同村邻里或济州同乡的女性群体共同创作,她们操着相同的方言,分享故乡的饮食与习俗,以歌声倾诉漂泊他乡的愁绪与艰辛。在异乡辛苦劳作的时候,海女们通过对唱排解孤独。从事季节性捕捞的她们在外地短暂聚居,形成临时性的共同体,待作业完成后便各自散去,随之在新的渔场再次集结,承载着她们的记忆的《海女之歌》会随之再次响起。

这些歌谣的韵律与海女们的劳动节奏高度契合,固定而重复,记录了她们远赴外地捕捞作业的所见所闻与集体经验。例如,下面这首直接便是对路线的记录:

咿呦飒吶咿呦飒吶

离开城山日出峰 / 要去所安岛啦

过了莞岛地区 / 经过薪智岛

过了金塘岛 / 经过那片大海

过了志奴力岛 / 就快到罗老岛了

过了罗老岛 / 经过步石海域

过了突山岛 / 穿过内、外雉岛海域

过了内、外雉岛 / 就到了南海岛 露梁海峡

穿过蛇梁岛 / 经过一片蓝蓝的海域

穿过巨济岛的长承浦 / 经过加德岛

经过东前海 / 过了多大浦

就到了釜山影岛 / 咿呦飒吶

……

《海女之歌》不单单是劳动音乐,其中还包含了海女们对生命、家乡、生育的思考,有着强烈的主体性:

咿呦飒吶 咿呦飒吶

平缓的水流 / 迎着海风

响起的汽笛声/ 原来是关釜联络线的船声

划啊划 用力划 / 使劲儿划 不是为了别人

弯弯腰 曲曲肚 / 不是为了别人而怀孩子

弯弯腰 曲曲肚 / 妈妈生我的时

荆棘树船手把 / 手上磨出了茧

生我为了这些吗 咿呦飒吶 / 咿呦飒吶 桨绳啊 如果断了

釜山港 / 不就可以做桨绳了嘛

船桨断了 / 对马岛

结实的树木 不就在那儿嘛

提起精神 / 加把劲儿 划起

上个世纪的济州岛海女们大声歌唱:“不是为了别人而怀孩子”。这句直白的歌词,反映着对生育意义、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荆棘树的船手把、手上的磨茧以及断裂的桨绳,是劳作艰辛的显现。“釜山港”和“对马岛”,遥远的地名也是她们的活动范围。即便劳动工具已经破败不堪、自己的体力透支,她们仍坚持将目光投向远方,“提起精神,加把劲儿,划起”,结束了对艰难与命运的质问,以一种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

海女们的形象在歌声中更加立体:她们在海风与波浪间重复劳作,却始终带着韧性与期待前行。大海由此不再只是自然的背景,更是一片承载希望、痛苦与生命力量的诗意空间。

(三)勇敢的抗争

1920年4月,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济州岛的海女们自发成立了“济州岛海女渔业合作社”。这一组织的初衷是为海女们提供公平的渔业交易和协作机制,帮助她们在艰辛的劳作中保护自身利益。

然而,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合作社逐渐偏离了最初的设立初衷,成为一个带有剥削性质的机构——不再以保护海女权益为目标,而转而服务于特定的利益链。

合作社规定,海女们采集的海产品必须指定给某些商人独家售卖,剥夺了海女们自由交易的权利。甚至,许多海产品尚未被采集,就已被预先指定出售权,定价往往压低至市价的一半。同时,合作社还从海女的收入中扣除多项费用,包括合作社运营费用、中介费以及船主的工资,导致海女们的劳动回报进一步减少。

素来独立、团结的海女不会忍受不公平的对待。

1930年春天的城山浦(성산포),合作社秘书勾结商人,将市价仅为一半的海藻每斤指定售价进一步下调,从20钱降至18钱。这一次,海女们集体反抗。警察迅速镇压,拘留了4名海女代表。然而,这场斗争并未被镇压所动摇,反而成为她们团结起来抗争的起点。

翌年,合作社又允许一名日本商人以市价的40%购买具座面哈道里山的“甘苔”(海女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女们的愤怒再次被点燃,逐渐形成了跨区域的有组织行动,最终发展为声势浩大的生存权斗争。这场斗争不仅是对不平等交易规则的呐喊,更是一种女性对自身经济自主权与劳动尊严的直接捍卫。在日据的特殊背景下,后世将这场斗争称为“济州海女抗日运动”。

海女们提出了18条诉求,清晰地表达了她们的抗争目标:“不要搞欺骗,让我们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获得正当回报!”她们要求罢免背叛海女利益的关键人物,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公正处罚。

部分摘录如下:

1
2
3
4
5
6
7
8
销售问题需在一周内解决,并按指定价格等级执行。
合同定金、款项归生产者。
禁止向不道德商人(三宫、高泰英)授予任何商业权利,高泰英应赔偿。
罢免秘书,因其无视合同并保护不道德的商人。
病弱者免除合作社费用。
取消虚伪的优秀合作成员表彰制度。
各地负责人公开选举。
合作社财务公开。

济州海女的抗争不仅是对压迫与剥削的坚决抵制,更反映了她们无畏的生命力量。这场斗争是一首关于劳动者的勇气与抗争的生命之歌,更是一部女性集体行动的壮丽篇章,足称为后世典范。

(四)以海女为中心的友爱社区

海女们的互助并不局限于海女群体内部,她们主动承担了诸多社区建设的责任。

1950年12月,韩国济州岛西归浦市城山邑温平里的温平小学毁于火灾,当地海女们毅然划出专属渔区 “학교바당(学校海)”,数年间采集海藻与海产贩卖筹集资金,最终重建校舍。这段承载着海女奉献精神的往事,在2020年被出版为绘本 《所以,它被称为海女的学校》。

image-20250405235202393

济州海女在困难时期总是站在村庄和共同体的最前列,她们的故事展现了济州共同体精神和价值,这些精神和价值需要一直传承下去。——강태심

五、济州岛的女性地位因此很高吗?

对于济州岛女性的坚韧,已经不必再多施笔墨。按照现在流行的“经济基础决定性别地位”的观点,济州岛的女性理应享有更高,或至少与男性齐平的地位。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精力问题,采取两个切片来阐述这个问题——济州岛谚语以及工业生产。

(一)谚语中的济州岛女性

《苦尽柑来遇见你》中,宽植拥有了自己的船之后,需要做祭拜仪式。爱纯看着宽植伸出的手,迟疑了一下:“女人上船不吉利。”

女儿金明抢先一步想跑上船,被爱纯下意识拉住。

然而,看着金明的脸,“女人不能上船”这句话,她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一家人干脆整整齐齐上了船。

MK8hbDk5qoOx6tx9By1cthLgnDg

“女人不能上船”的谚语本质上是以性别为准绳对女性行为进行限制。这种禁忌在济州岛上并不少见,在济州岛的文化氛围中,女性常被排斥在祭礼体系之外。

  • “샛절 드는 날 여자가 놈의 집에 좇아가지 마라”(入春时女人不要去别人家)
  • “제 벌인 방에 여자가 들어가민 나쁘다”(女性进入设有供桌的房间是不吉利的)

在济州某些地区,男性参与祭礼从正门进入,女性只能走厨房侧门。村庄的集体供祭中,女性甚至可能因“生理期不洁”而被禁止接近特定场所。祭祀仪式在济州岛是非常核心的文化活动,通过将女性排斥在祭礼体系之外,男性的宗教、文化和社会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也是为什么韩国学者송성대将济州的文化传统形容为“纯粹属于成年男性的宗教”。

和韩国其他地方一样,女性的价值是工具性的、被父权制社会审视的:

  • “여자는 익은 음식이다”(女人就像熟食)
  • “비바린 늙어가민 고례착지엉 산더레 올른다”(姑娘老了,得扛着磨盘上山)
  • “시집 못 간 비바린 살렛다리 심엉 홍근다”(嫁不出去的姑娘抱着储物柜腿哭泣)
  • “상뒤가 온 비발년 광드릇 가온장은 버린다”(去过丧礼的姑娘如同曝晒过的捐献衣物,只能弃之不用)

如此能干的济州岛女性,价值仍然只与婚姻、年龄相关。离开这些框架,女性便仿佛成为了“无用”的存在。

当然,济州俗语中也有反映“女儿优先”思想的例子:

  • “첫똑은 살립민천이다”(第一个女儿是家业的基础)
  • “뜰한 집이 부재”(女儿多的家庭富裕)
  • “이문 부재난다”(三个女儿让家庭致富)
  • “나 집가운은 놈이 집 처녀에 멘다”(我家的好运寄托在别人家姑娘身上)
  • “뜰을 나민 도새기 잡안잔치 허곡 아덜은 나민 발질로 조름파 찬다”(生女儿杀猪摆宴,生儿子被踢进泥地)

然而,这些说法中,对女儿的“推崇”更多是出于经济利益和劳动力的考虑。女儿需要劳作,打下家业的基础,却不能享受对应的待遇。这种对女性价值的定义完全围绕她们的功能性展开,而忽视她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济州女性的勤劳与坚韧,往往被描绘为一种值得尊敬的特质。问题在于,这种“坚韧”并非出于女性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压迫的结果。

  • “좀녀 애긴 일퀘만에 밥 맥인다”(海女生了孩子,七天后就得喂饭)
  • “좀년 애기나뒹 사흘이면 물에 든다”(海女生了孩子,三天后就得下海)

女性在生产后短短几天内也不得不重返大海辛苦劳作,她们的劳动被视为天职,因为社会预设女性必须承担生产与家庭的双重负担。

“坚韧”的标签并未带来社会地位的平等,反而将身处压迫之中的女性美化为“伟大但理所应当的牺牲者”,使劳动剥削在文化意义上合法化。在这样的社会中,男人们似乎不需要做太多事,只需等待海女们下海或前往别的地方的渔场捕捞带回钱财,再对她们的频繁外出、暴露体肤表示不满即可。

“海女的收入曾经是整个家庭的生命线。”今年63岁的丘颖裴(Ku Young-bae)说。她是济州岛东海岸一个名为下道里的村落群中的270名海女之一。“男人很懒惰,”她说:“他们不能潜水。水下是事关生死的地方,男人在水下软弱无力。”

(二)工业生产中的济州岛女性

济州岛女性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拥有更少的工厂工作机会以及比男性更低的工资。

济州岛的机械制造业、建筑业和重工业等产业基础十分薄弱。1945年韩国济州岛解放时,工业仅停留在家庭工业和手工业的水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红薯、土豆为原料的淀粉工厂,以及水产品加工厂和食品生产厂。

然而,这些本就少的可怜的工业设施在解放后也因为电力短缺、原材料供应不足、技术人员匮乏以及社会混乱等原因陷入停工状态。女性进入工业生产的机会极为有限,工厂在招工时也更偏好男性。

表5-1 美国军政时期按年龄、性别划分的劳动者状况

年龄阶层

总计

男性

女性

总计

603

538

65

14岁以下

14-15岁

12

3

9

16-17岁

51

29

22

18-20岁

128

101

27

21-30岁

243

237

6

31-40岁

124

124

41-50岁

37

36

1

51-61岁

8

8

60岁以上

`来源:济州商工会议所,《济州的65年史(제주상의65년사)》`

在美军占领时期,女性主要从事的工业领域包括全体工业(7种)中的化学工业(1种)、陶器及石材工业(1种)、食品工业(3种)、其他工业(1种)以及纺织工业(1种)。在这些领域中,男女劳动者的8小时工作日工资对比分明。

整体工业领域中,男性每日平均工资为60.86韩元,而女性为30.58韩元,仅为男性的一半左右。性别工资差异最小的领域是“其他工业”,男性为19.81韩元,女性为16.78韩元,差距相对较小。纺织工业是唯一仅由女性劳动者组成的领域,其每日平均工资为31.39韩元,与女性劳动者的整体平均工资基本持平。

其他工业领域的性别工资差异也很明显。化学工业中,男性工资为52.08韩元,女性为39.75韩元,女性工资占男性的75%。陶器及石材工业中,男性工资为82.33韩元,女性为46韩元;食品工业中,男性工资为63.33韩元,女性为34.65韩元,女性工资仅为男性的55%。

虽然陶器及石材工业因工作性质中男性劳动者角色重要性较高而薪资差距较大,但在食品工业中,女性劳动者贡献更大,工资却依然只占男性的55%。可以说,当时的工资结构并非完全基于劳动的重要性、生产过程中角色的贡献制定,而更多地受到社会和性别歧视的影响。

没过多久,由于4·3事件,济州岛经济瘫痪,农业、渔业和商业完全受到压制,戒严令和禁海令导致女性失去了原本在农田和海域中的劳动权。1950年代中期汉拿山禁令解除后,济州岛开始恢复经济和产业活动。女性在灾后复建和经济活动中被重新分配到低薪、被忽视的岗位,承担了额外的经济压力。

表5-2 济州岛按职业分布的总人口结构(1949年5月1日与1952年3月底)

分类 年份 总数 农业 渔业 工业 商业 交通业 公务员 自由职业 家务 无业
总计 1949年 254,527 120,648 2,139 1,521 1,881 589 4,062 2,892 892 121,872
总计 1952年 266,419 113,589 2,374 1,874 2,968 388 4,556 2,760 - 135,647

表5-3 济州岛按职业和性别分布的总人口结构(1949年5月1日与1952年3月底)

分类 年份 总数 农业 渔业 工业 商业 交通业 公务员 自由职业 家务 无业
1949年 114,736 47,011 1,656 1,415 1,243 580 3,767 332 332 58,172
1952年 114,758 43,505 1,703 1,742 1,960 343 3,384 1,683 - 59,241
1949年 139,791 73,637 483 106 638 9 285 560 560 63,700
1952年 151,661 69,094 671 132 1,006 45 1,172 1,077 - 76,406

来源:韩国政府统计局(1952年),《大韩民国统计年报》,第29页。

女性从业者比男性多约25,000人。然而,工资较高的制造业、建筑业、运输及通讯业、公务及服务业等行业,女性劳动者占比非常之少。并且,失业率也更高。

表5-4 1958年济州岛按产业和性别划分从业者人数

产业类别

性别:男性

性别:女性

总计

农业及渔业

44,954

71,796

116,750 (1.88%)

采矿业

6

4

13 (0.09%)

制造业

493

121

614 (0.46%)

建筑业

467

23

490 (1.38%)

商业

1,731

1,978

3,709 (0.76%)

运输及通信业

548

14

562 (0.58%)

公务及服务业

3,297

451

3,748 (0.83%)

其他

2,187

2,233

4,420 (0.45%)

失业人口

1,560

3,675

5,235 (0.90%)

合计

55,243

80,295

135,538 (1.52%)

`来源: 济州商工会议所 (2000:240)`

由于工作量太大,此后的年份暂不统计了。不过,我个人觉得,从写作目的而言,这两个切片已经足以说明济州岛女性面临的实际困境。

六、生生不息的海女精神

《苦尽柑来遇见你》的开场就是倒叙,年迈的爱纯提笔在纸上横涂出一片大海,仿佛就此回到了1960年的那个春天。

image-20250405235333437

1960年,百废待兴。济州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基础已经被破坏殆尽,岛上也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条件来支持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韩国政府针对济州地区制定了阶段性的区域开发计划:

表 6-1 政府分阶段的济州地区开发计划

阶段

时期

开发政策

第1阶段

1960年代 - 1980年代

国际自由区域、旅游开发、产业开发

第2阶段

1990年代

《济州岛开发特别法》(1991年)

第3阶段

2000年 -

《济州国际自由城市特别法》(2001年)

20世纪60年代,济州主要制定了诸如《济州农业增产五年计划(1962-1967)》和《济州渔业开发三年计划(1966-1968)》等促进第一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专项计划,并在政府支持下推进开发事业。60年代后期开始,济州的柑橘、油菜和啤酒麦的种植增加。这是由于政府实施了工业原料替代政策和价格引导措施,推动了经济作物的种植。

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女不再是济州岛女性无法摆脱的宿命。

济州岛1913年时的海女人数为8,391人,占15岁以上女性人口的22%。1962年人数为26,248人,1970年代起海女人数开始减少,到1990年代急剧下降。

表6-2 年度海女人数情况

类别

1970年

198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15岁以上女性人口

112,470

151,223

199,323

202,991

211,588

218,664

海女总数 (占15岁以上女性人口比例)

14,143 (12.6%)

7,804 (5.2%)

5,886 (3.0%)

5,789 (2.9%)

5,545 (2.6%)

4,995 (2.3%)

30岁以下海女人数 (占海女总数比例)

4,426 (31.3%)

764 (9.8%)

35 (0.6%)

3 (0.1%)

0 (0%)

0 (0%)

30-49岁海女人数 (占海女总数比例)

7,764 (54.9%)

4,737 (60.7%)

1,964 (33.4%)

1,282 (22.1%)

781 (12.9%)

125 (2.5%)

50岁以上海女人数 (占海女总数比例)

1,953 (13.8%)

2,303 (29.8%)

3,887 (66%)

4,504 (77.8%)

4,827 (87.1%)

4,870 (97.5%)

`来源:2011年《济州特别自治道女性家庭统计》、安美静的文章`

1960年,光礼以近乎决绝的姿态,禁止爱纯下海捕捞——这样的意识无比超前。

image-20250405235418096

这个时候,韩国民众对教育的热情已经十分高涨——媒体经常报道“개천에서 용 난다(从小溪里飞出的龙)”的励志故事,小学生每晚只睡4小时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是,大力发展教育的风气还没有传导到济州岛。毕竟,距离济州岛成功工业化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业还远。20世纪60-70年代,第一产业仍占济州岛整体经济产出的近一半,一直要到8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才会超过第一产业。

随着时代的东风做出“更正确”的选择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抢先一步。1960年代光礼思考的原点恐怕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口号,而是对女儿纯粹的爱。为了这份爱,她宁愿每天花更多时间在泡在冰冷的海水里捕海鲜,任由渔网勒破手指,再苦再累都咬牙坚持:“女人就得吃得了苦。”

满手老茧的光礼养出的是一个爱哭又别扭的女儿。爱纯在妈妈面前哭,无处可去的时候哭,觉得生活太难的时候哭。艰苦的环境中,她怀揣着格格不入的清高,摆摊的时候坚决不与顾客说一句话,只是用文学书严严实实地遮住脸。

image-20250405235445128

可惜,生活并没有给爱纯留下太多天真的余地。

爱纯没有做成诗人,继父食言不愿意送她上大学,叔父一家只想让她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光礼去世之后,只有宽植理解爱纯的向往、站在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正是因着这样的信念,私奔的情节才会成立。站在现代的角度看,这样的逃离注定会失败,但如果光礼的在天之灵也能说话,她一定会带着悲伤的神情颤抖着嘴唇:“该死的……他们竟敢这样对我的女儿!爱纯,跑吧,跑吧,爱纯。”然后,不知不觉中,说着:“我一定不要被困在厨房”的爱纯,就在家中操劳了一生。

很多剧评将《苦尽柑来遇见你》的故事总结为“三代女性的托举”,这个说得没错。不过,在我看来,光礼、爱纯、金明之间更应该形容为一种“传承”,生生不息的海女精神因为家庭教育而得到了延续。她们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没有什么风浪能让她们动摇,就像是解放前的海女们所说的那样,“没什么地方是桨到不了的”。

金明不是家族里第一个掀桌子的人,从她的外祖母开始,就从来没有任人摆布过。光礼闯进小叔子家大闹:“你们怎么敢这么对她!你大哥在地下都要流血泪!”的时候,没有怕过恶言恶语。爱纯掀翻婆婆的祭祀桌、拒绝让金明成为海女的时候,没有一分犹豫:“我的女儿不需要做养家的人”。的确,经济的发展能让这样的拒绝更顺理成章,但我相信那一瞬间爱纯没有想那么多。

image-20250405235515485

海女精神不必须流传在海上,济州岛女性的骨血中流传着自强不息、勇敢坚韧的信念。掀翻桌子之后,“坚韧”便不再是外界的期待或压迫,而是真正燃烧在心中的无法被熄灭的火焰。

写在后面

济州海女渔业文化于2015年被列入韩国第一号国家重要渔业遗产名录、2016年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被指定为韩国文化财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不会在尚且蓬勃的时候被认定为“遗产”。据《纽约客》报道,济州岛60万岛民中,仅有4500名女性还在潜海捕捞,其中真正经常潜海的只有2500名,大部分是一些年过六十的人。这一数据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了,现在只会更低。

现在,“海女”成为了一种自由的职业选择。卸掉生存线上挣扎的重担后,一些高龄海女坚持下海的原因不再是为了挣钱,而只是单纯离不开大海,也有一些“金明”则重新回到了家乡。

이유出生于济州岛北部的一个靠近海边的小村庄,她的父亲是一名渔夫,母亲则在农田劳作以维持家计。

作为家中长女,从小她就肩负了许多责任。然而,小时候的她是一个活泼爱笑、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喜欢绘画、幽默表演,甚至梦想成为喜剧演员。她所在的村庄海女文化浓厚,但在她的童年视角中,海洋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毕业后,她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梦想,离开了“看起来太小”的济州岛,前往首尔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然而,大城市的生活反而让她充满困惑、失望。三年后,她重新回到了济州岛,不顾父亲的反对,努力学习潜水技能,获得了潜水证书,并申请了海女学校。2019年,她正式成为了一名海女。

和过去不同的是,今天的“海女”职业多了一层自由的色彩。

이유是一名海女、海女餐厅的老板,还是一名公益行动者。她经常组织清除海洋垃圾的志愿活动,亲自用手从防波堤和岸边清理废弃的渔具和浮标。

image-20250405235541001

我不需要成立一个组织或申请预算。我只是想在感觉需要的时候,用自己的力量去做。——이유

到了晚上,还会将时间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她的绘画作品以大海与海女为主题,致力于呈现海女劳动的真实场景,尤其是在下潜过程中的孤独、恐惧。

海女的工作看起来可能很帅气,但实际上,海洋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水流湍急时,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渔线缠住。我希望通过我的画作,真实地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이유

事实上,大海不断地吸引着有缘人的到来。

出生于庆尚南道昌原的전소영是一名设计师,长期在首尔、富川等地从事设计工作。虽然事业稳定,但都市生活却让她感到每天的生活都离幸福和真正的满足感很远。因此,她与丈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城市,寻求一片新的天地。他们并没有详细的计划,仅仅怀揣着“寻找真正幸福”的信念。在这样的心态下,济州的大海吸引了他们的注意。전소영报名参加了济州地方政府为培养海女举办的法环海女学校,成为了首批毕业生。

海女的生活是艰辛的:”每次下海都需要工作四五个小时,穿着厚重的橡胶潜水服,仅凭自己的呼吸和力量与海流搏斗,这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且,现在海女的收入已经不再可观,单靠海女工作的收入无法支撑全部生活开支。因此,전소영和丈夫仍然在做设计相关的兼职工作。

image-20250405235605377

然而,“拥有两份工作”的她却活得更幸福。

为了保护这种满足和幸福,我愿意付出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전소영

业余时间,전소영利用空闲时间坚持创作,并最终实现了自己多年的艺术梦想——完成主题漫画书的出版。在这本书中,她计划向世人展示海女生活的点点滴滴。

当海面平静时,潜入海底会遇到许多生物,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有时甚至能够感受到失重状态的奇妙,其震撼和美妙是非海女无法体会的。通过我的漫画,我想捕捉这些特别的瞬间。——전소영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김은주身上。

在首尔过着收入颇丰的生活的夫妇,放弃城市的便利和熟悉,搬到济州岛,从原本计划的住一个月变成了住一年,最终定居下来,成为海女、海男。

김은주用热情、快乐的笔调写下《명랑해녀(开朗的海女)》这本书,不断地从大海中挖掘幸福。

P44Kb6JfUopRK0xz7gTcDE2HnHg

说是培养,于是带着轻松的心情再次报名了海女学校。真的是轻松的心情。济州岛仿佛在嘲笑我这种轻松的心情,给予了我沉重的重量,一种愿意张开双臂双腿承受的重量。只是因为无聊而开始上课的学校,再次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从原本的业余爱好潜水生活,转变为职业潜水生活。济州岛推着我们这些无所事事的人,引导我们走向生活的另一个阶段。——p.37~38’심심하니까학교다녀봐’

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人正在因为享受大海而潜水、成为海女,然后在岸上自由地画画、写作、发呆。这样的事情本身就已经足够让人感到欣慰、快意了。

海女精神在不断地拓展——我们都是海的孩子。

TttqbDwSUo7W2rxusj5cKxR7nYg

“海女이유?不,只是이유。我的故事,我最清楚。我正以我的名字走我的路。”


参考资料

  1. <명랑해녀 - 김은주> 제주에서 해녀로 사는 법, 네이버 블로그 | 샬랄라, 오늘도 신나는 하루, https://blog.naver.com/buboek/221317162620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2. “‘강인한 제주 여성’ 담론 탈피해야,” 제주매일 (2022), http://www.jejumaeil.net/news/articleView.html?idxno=311112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3. “‘강인한 제주 여성’이라면서 대우는 왜…” < 사회일반 < 사회 < 기사본문 - 제주의소리, https://www.jejusori.net/news/articleView.html?idxno=149671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4. 韩济州海女文化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新华网, https://www.xinhuanet.com/world/2016-12/01/c_129386163.htm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5. Sang-Hun Choe, 济州岛“海女”文化濒临消逝,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4),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40408/c08divers/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6. 驻华韩国文化院 - 济州岛海女文化, http://c.kocenter.cn/www/public.jsp?_page.id=Page016d42f333c9005f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7. Netflix《苦盡柑來遇見你》12劇情彩蛋解析線上看!旁白為何突然換成金明?襪子其實代表階級地位, https://www.harpersbazaar.com/tw/culture/drama/g64315219/when-life-gives-you-tangerines-easter-eggs/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8. 강인한 생명력 이어온 꽃들로 비춰본 제주 여성, 제민일보 (2024), https://www.jemin.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774267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9. “강인한 제주 여성” 신화 노동 가치 인정에 한계, https://m.ihalla.com/article.php?aid=1642581167719662036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0. 강인한 제주 여성의 삶을 화폭에 담아… - 제주일보, https://www.jejunews.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199090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1. 강인한 제주 여성의 혼이 담긴 해녀박물관, https://brunch.co.kr/@muryanghwa/412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2. “강인한 제주여성” 담론에 관한 비판적 연구, 제주아카이브, http://jst.re.kr/jejustudiesDetail.do?cid=040100&mid=RC00080612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3. “강인한 제주여성” 담론에 관한 비판적 연구, 제주아카이브, http://jst.re.kr/jejustudiesDetail.do?cid=040100&mid=RC00080612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4. “강인한 제주여성은 신화일 뿐이다,” 제민일보 (2007), https://www.jemin.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185329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5. “강인한 제주여성은 신화일 뿐이다” < 문화뉴스 < 문화 < 기사본문 - 제민일보, https://www.jemin.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185329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6. 근현대 제주여성노동사 정립을 위한 기초 연구, 제주아카이브, http://jst.re.kr/jejustudiesDetail.do?cid=040100&mid=RC00094895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7. 물질에 밭일까지 고됐지만…제주여성 노동 지위는 낮았다-국민일보, https://www.kmib.co.kr/article/view.asp?arcid=0016705560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8. 살아있는 잠녀의 기억으로 잇는 ’물옷’사(史), 제민일보 (2014), https://www.jemin.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325640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19. 고미, 생존의 힘, 보이는 너머에 ’진짜’가 있다, Brunch Story (2022), https://brunch.co.kr/@popmee/85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20. 선임기자윤희일, 인물/“이 행복을 지키기 위해 2배, 3배 일을 더 해요”…초보 해녀 전소영씨 분투기, 경향신문 (2020), https://www.khan.co.kr/article/202005112123055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21. [제이누리] 똥군에서 이젠 상군 … “나는 대상군(大上軍) 바닷길로 항해중,” (2025), https://www.jnuri.net/news/article.html?no=62925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22. 제주 해녀학교 열풍, 왜?…바닷 속 비밀 캐는 초보해녀들 [전승훈 기자의 디자인&콜라보], 동아일보 (2020), https://www.donga.com/news/Culture/article/all/20200926/103120807/1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23. 제주 해녀학교 열풍, 왜?…바닷 속 비밀 캐는 초보해녀들 [전승훈 기자의 디자인&콜라보]|동아일보, https://www.donga.com/news/Culture/article/all/20200926/103120807/1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24. [커버스토리] 제주도·독도·외국까지 맨몸으로 물질하며 바다와 함께 삶 꾸려온 해녀문화 맛보기, 소년중앙 (Sep. 5, 2022), https://sojoong.joins.com/archives/47852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25. 한국 근ㆍ현대사 사진 모음 - 1960~70년대 농촌생활과 새마을운동(여성 - 노동 ), https://contents.history.go.kr/photo/sme/sme_period02.do (last visited Apr 5, 2025).
  26. 김미숙, 한국 여성노동력의 성격변화와 노동정책: 1960-2000, 29 한국인구학 133 (2006).
Comments